竞彩足球比分

图片
忠县人民政府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部门>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
[ 索引号 ]
11500233739805114T/2025-00030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体裁分类 ]
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
[ 发布机构 ]
忠县生态环境局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5-04-17
[ 发布日期 ]
2025-04-17

忠县生态环境局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渝万高铁忠县站综合客运枢纽项目第二次公示)

字号:
分享:


忠县生态环境局拟审批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5417—2025423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zxsthjjspk@163.com,传真:54230702。通讯地址:忠县忠州街道州屏环路19号,邮编:40430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关部门意见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1

渝万高铁忠县站综合客运枢纽项目

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南溪村1组、2组以及新桥社区4组、5

忠县畅达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重庆德与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总用地面积约为24.3292公顷,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站前广场,公交及旅游集散中心,短途客运站,换乘中心,进站平台,地下车库,商业配套,通站匝道1.5km、进站道路约3km等相关配套设施。

拟建项目总投资6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66万元,占总投资0.41%

1、生态环境影响及措施

1)陆生生态

①施工期

1)开工前对施工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达到既少占农田、林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

2)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临时设施占地应尽量避开林地、水田等植被,优先选择荒草地、旱地等类型地面。

3)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对征占农田的应按相关手续办理征地手续并获得相应批复文件后开展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

4)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

5)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将弃渣运往指定的回填区域,禁止随意堆弃。

6)在林地灌木集中路段施工,各施工单位应加强防火知识教育,防止人为原因导致火灾的发生。

7)对项目占地范围内耕地和林地进行表土剥离用于边坡绿化和施工临时占地表土回填,表土剥离前,对项目永久及临时占地内品相较好的乔灌木进行移栽,优先用于后期植被恢复。

8)对于坡面工程应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措施加以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

9)在清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应报地方林业主管部门,采取移植等保护措施。

10)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对永久占地内的裸露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公路边坡采取植草护坡,恢复区域景观。

11)施工临时占地和弃渣场需在工期结束后进行场地清扫、覆土绿化,恢复生态环境;

12)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坡面防护工程措施,有效防止路基及边坡土壤侵蚀。完善排水措施,根据需求修建截排水沟及沉砂池等;

13)边进行土地整治、覆土植被,避免形成新的水土流失;临时占地结束后,应尽早进行土地平整和植被等的恢复工作;

14)加强管理,严禁侵占重庆皇华岛国家湿地公园施工,严禁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毗邻重庆皇华岛国家湿地公园的区域在施工时要设置施工围挡,减少施工活动对湿地公园的影响;应尽可能赶在雨季到来之前竣工,防止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自然保护区。

15)临水施工区域禁止新设排污口,施工期设置沉砂池,施工废水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施工期开挖土石方严格运至指定弃渣场堆存,严禁随意堆放、倾倒;施工时加强临水一侧的施工硬质挡护措施;施工结束后采取迹地恢复措施,种植与当地环境协调的适生植被。

评价区域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项目不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不影响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不影响区域生态功能。总体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②营运期

1)及时实施绿化工程,并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管理与养护,使之保证成活。

2)应按绿化设计的要求,完成拟建边坡以及公路征地范围内可绿化地面的植树种草工作,选用区域内常见树种,与周边景观相符合,以达到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雨季路面径流污染路侧水体等目的。

3)做好施工区植被恢复和绿化维护。

4)建议营运期间在项目区域范围内设置警示牌,禁鸣限速等标志,减少营运期人类活动等对区域内动物的影响。
2、地表水环境影响及措施

①施工期

1)车辆冲洗废水,在施工场地内设置隔油沉淀池,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内洒水抑尘,不外排。

2)混凝土养护废水,严格贯彻“一水多用、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的原则,场地内设置隔油沉淀池,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内防尘洒水,不外排。

3)生活污水,依托民房现有污水处理措施进行收集处理后做到达标排放。
②营运期

食堂含油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设计处理能力(100m3/d),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并经生化池(设计处理能力(200m3/d)处理,处理后经园区市政管网排入忠县苏家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影响及措施

①施工期

1)施工单位应当于施工期间在施工场所公示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内容和时间、项目业主联系方式、施工单位名称、工地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和采取的防治措施。

2)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噪声污染。夜间(2200~0600)禁止使用各类高噪声设备,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应提前向主管部门申报。

3)施工排污申报。施工单位必须按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工15日前向环保管理部门申报,说明其工程项目、场所及可能排放的噪声强度和所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等。

4)从声源上控制,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或工艺,从声源降低噪声源强。

5)合理布置施工机具。

6)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

7)施工过程中加强与周边群众的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及时反馈,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

②营运期

1)加强管理,设置禁鸣、限速标志,加强交通疏导,保持公路畅通,减少突发噪声的干扰;

2)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确保厂界噪声达标,不扰民。

4、大气影响及措施

①施工期

1)实行封闭施工,按照技术规范设置围墙或者硬质围挡封闭施工,硬化进出口及场内公路并采取冲洗、洒水等措施控制扬尘。开挖过后的裸露地面用防尘网遮盖,减少扬尘。

2)实行硬地坪施工,建筑工地现场内道路和建筑材料堆放地均需硬化,建设单位应采用桩基础的工地要进行硬化处理,实行硬地坪施工。

3)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沿线施工作业区靠近保护目标的,应安排员工定期洒水降尘,一般每小时洒水1~2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4)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车辆须密闭运输,不得沿途飞扬、撒漏和带泥上路。

5)加强施工现场固废的管理,废料和弃土应当于当日清运,并做到清扫保洁;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弃土、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和堆放工作,对建筑垃圾、弃土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

6)加强施工现场烟尘控制,严禁在施工现场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不得在施工现场洗石灰、熔融沥青,工地生活燃料应符合环保要求。

7)加强机械燃油废气防治措施,施工期间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加强管理,定期维护和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机械尾气的产生和污染物排放。

8)沥青烟防治措施,直接购买商品沥青,施工场地不设沥青熬制、搅拌等环节。

②营运期

1)餐饮油烟,每个餐饮门面餐饮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达标后通过专用烟道升至屋顶排放,排放口高度高出上人屋面2.0m

2)地下车库,抽排废气通过加强车辆及设备维护,车库采取机械强制通风;

3)生化池臭气,生化池采用地埋式,水处理池加盖板密闭,盖板上预留进出气口,把处于自由状态的气体收集起来通过专用管道引至绿化带排放;

4)路面扬尘,完善公路绿化工作,制定路面清扫制度,确保路面清洁;

5)汽车尾气,加强管理,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汽车上路。

5、固体废物影响及措施

①施工期

1)表土堆放于临时表土堆场后期覆土绿化和生态恢复;

2)建筑垃圾由拆迁单位负责清运;

3)生活垃圾经垃圾集中收集点收集后,统一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置。

②营运期

1)路面定期清扫,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2)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

3)项目配套设施建筑内新建危废暂存库一个,面积约5m2,危废暂存间按有关标准建设。

6)环境风险

①施工期

1)制订使用有毒原材料和其他危险物质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条例;

2)配备必要的保护设备。

3)加强工人安全培训,制订应急防范措施;

4)严格控制弃渣高度,堆放过程中做到分区堆放,分层夯实,施工结束后进行覆土绿化,降低弃渣堆存带来的溃坝风险;

5)施工场地内油桶底部设置防渗托盘或设置围堰,防止油料泄漏。

②营运期

1)在公路全路段合理设置限速、限重标识,严禁车辆超速、超载、超车行驶。设置风险警示标识,加强管理

忠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

2107-500233-04-01-866040

/

附件:渝(忠)环准〔20253号忠县畅达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渝万高铁忠县站综合客运枢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